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氮锰、氮及铬对对焊管件作用
氮也扮演着硬化剂的角色, 锰、氮及铬含量较高的对焊管件钢种,其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也相对较高,有时候比 304 铬镍钢的硬度和强度高出 30%。然而这些高氮钢对焊管件很难成形,因此会增加加工成本。
较软的钢种可以容易地进行“深冲”,一方面加工中能耗较少,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
本来为加工可延展的 300 系列钢种而设计安装的加工设备得以继续使用。这种较软的钢种可以简单地通过降氮获得,当然,这样做不可避免地要降铬。加铜是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在降氮的同时保持镍铬含量稳定。铜的奥氏体相位形成能力可以被进一步利用来替代和减少钢中的镍含量(固定氮时)。铜含量越多,钢越容易被冲压,而镍含量越少,钢材就越便宜。这些相对而言的改进并不意味着“200”系钢种总是可以代替“300”系钢种,因为“200”系钢种的耐腐蚀性要求使其应用范围非常窄。
铬锰系列对马氏体相变(一种可以在材料变形时发生的微观结构变化)较为敏感,
尤其是低镍钢。相变的后果是 4%镍的钢,尤其是 1%镍的对焊管件,会很明显地出现深冲加工后的延迟裂化现象。虽然在加工工序后增加一次热处理可避免上述问题,但却会增加制造成本。